省份
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
新疆
台湾省
香港
澳门
发布时间:2020-11-13 00:38:53 浏览:802
治安管理处罚法全文释义,第六十二条【为偷越国(边)境人员提供条件和偷越国(边)境的行为及处罚】
为偷越国(边)境人员提供条件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偷越国(边)境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条文释义】本条规定的行为是新增加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1 .为偷越国(边)境人员提供条件行为的认定及处罚
(l)本行为的主体是达到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既包括中国公民,也包括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既包括一般公民,也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单位可以成为本行为的主体。本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出入国(边)境的管理活动。
(2)本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为偷越国(边)境人员提供条件。提供条件,是指为明知是偷越国(边)境的人员办理护照、签证以及其他出入境证件,提供伪造、变造的护照、签证以及其他出入境证件,或者提供金钱、食宿、交通工具等条件。这里的提供,既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实践中一般出于牟利的目的。本行为在情节上应是轻微的,否则构成了犯罪。情节轻微,是指办理护照、签证以及其他出入境证件,提供伪造、变造的护照、签证以及其他出入境证件的数量少,或者没有造成不良后果等情形。本行为在主观上是行为人明知他人偷越国(边)境而为其提供条件。
(3)根据本条规定,为偷越国(边)境人员提供条件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本条的规定处罚。
2 .偷越国(边)境行为的认定及处罚
(l)本行为的主体是达到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既包括中国公民,也包括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本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出入国(边)境的管理活动。
(2)本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国(边)境通行制度及规定。偷越国(边)境,主要表现为行为人在边境口岸采取伪造、涂改、冒用出入境证件或者其他蒙骗手段蒙混过关,进行偷越国(边)境,也可以是行为人在非边境口岸秘密出入国(边)境。本行为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只要实施了非法出入境行为的,都属于偷越国(边)境的行为。
(3)根据本条规定,偷越国(边)境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