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
新疆
台湾省
香港
澳门
发布时间:2020-11-13 01:31:01 浏览:421
刑事审判参考指导案例,贩卖毒品数量较大,但毒品含量极低的,应当如何量刑
一、基本案情
技术支持:盈推营销
培训优选
合肥纹眉网
交通律师网
被告人李某某,男,1948年9月5日出生,无职业。1981年3月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1998年5月11日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因涉嫌犯贩卖毒品罪于2004年1月19日被逮捕。
某某省某某市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李某某犯贩卖毒品罪向某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某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查明:
刑事审判参考指导案例,贩卖毒品数量较大,但毒品含量极低的,应当如何量刑,2003年11月至12月间,被告人李某某先后两次从某某省某某县购得海洛因50克、100克携带回某某省某某市后,单独或通过杨某某(同案被告人,已判刑)贩卖给陈某某(同案被告人,已判刑)。同年12月18日晚7时许,被告人李某某从某某省某某县购得海洛因后乘车返回某某市时,在某某高速公路杏林收费站出口处被公安机关抓获,公安机关当场从其随身携带的黑色手提袋内缴获海洛因302.2克。
2003年12月19日晚10时许,陈芳(另案处理,已判刑)将被告人李某某存放在二人租住的某某市钱炉灰埕横巷X号房里的海洛因取出贩卖给他人时,被公安机关抓获,当场缴获海洛因146克。
某某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李某某贩卖海洛因598.2克,其行为已构成贩卖毒品罪。李某某曾因贩卖毒品被判过刑,应从重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二款第一项、第三百五十六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李某某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一审宣判后,被告人李某某不服,提出上诉称,其是应陈某某所托而带毒品,从中只获得约定的补贴每克10元,原判认定其从中获利有悖常理;其主观恶性小,毒品没有流人社会造成危害,请求改判。李某某的辩护人认为: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请求从轻处罚。
某某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某为牟取非法利益,明知海洛因是国家禁止的毒品而非法进行贩卖或销售活动,其行为已构成贩卖毒品罪。其贩卖海洛因598.2克,数量大,又系毒品再犯,依法应从重处罚。原判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某某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将本案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后认为:被告人李某某贩卖海洛因598.2克的行为,已构成贩卖毒品罪。贩卖毒品数量大,又系毒品再犯,应依法从重处罚。一审判决和二审裁定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审判程序合法。鉴于李某某贩卖的毒品含量较低,对其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百八十五条第(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二款第(一)项、第四十八条第一款、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判决如下:
1.撤销某某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某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中对被告人李某某的量刑部分;
2.被告人李某某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二、主要问题
1.被告人既运输毒品又贩卖毒品的如何定罪?
2.被告人贩卖海洛因数量大,但海洛因含量较低的如何量刑?
本案二审法院认定上诉人李某某贩卖海洛因598.2克,数量大,但其中查获的302.2克海洛因经刑事科学技术鉴定其海洛因含量为3.98%。对于如何量刑,二审审理中存在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李某某贩卖海洛因的次数多、数量大,尽管含量低,但因系再犯,可以判处死刑;另一种意见认为:本案查获的302克海洛因含量不到4%,是典型的掺假十分严重的毒品。李某某贩卖总量中由陈芳经手贩卖的146克(已失去鉴定条件)海洛因未作含量鉴定,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判处死刑的毒品案件要对毒品进行含量检验的要求不符。为保证案件质量,严把死刑关,可以改判李某某死缓。
三、裁判理由
刑事审判参考指导案例,贩卖毒品数量较大,但毒品含量极低的,应当如何量刑,(一)被告人李某某运输毒品又贩卖毒品,构成贩卖、运输毒品罪。关于毒品犯罪案件的定罪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国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毒品座谈会纪要》)明确说明,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是选择性罪名。在新的司法解释出台以前,认定以上犯罪,原则上仍应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确定罪名。对行为人对同一宗毒品实施了两种以上犯罪行为并有确凿证据的,应当按照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性质并列确定罪名。罪名不以行为实施的先后、危害后果的大小排列,一律以刑法条文规定的顺序表述,但不实行并罚。本案被告人李某某从某某省某某县将海洛因运输到某某省某某市贩卖的行为,不仅构成了贩卖毒品罪,也构成了运输毒品罪,原判仅认定李某某构成了贩卖毒品罪不当。鉴于原审法院以李某某主要犯罪行为确定了罪名,根据《毒品座谈会纪要》规定的如一审法院根据主要犯罪行为确定罪名的,二审法院可不再变动的规定精神,二审法院和本院在复核本案时没有再改判定性。
(二)《毒品座谈会纪要》中明确说明,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毒品的数量不以纯度折算。但对于查获的毒品有证据证明大量掺假,经鉴定查明毒品含量极少,确有大量掺假成分的,在处刑时应酌情考虑。特别是掺假之后毒品数量才达到判处死刑的标准的,对被告人可不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本案被告人李某某贩卖海洛因的次数多、数量大,又系再犯,本应依法从重处罚。但本案查获的302克海洛因经鉴定含量仅为3.98%,由陈芳经手贩卖、李某某存放在其租住处的146克海洛因亦未作含量鉴定,另外150克海洛因被李某某贩卖销售,因李某某购买的海洛因均系从同一地点向同一人购买的,从有利于被告人的权益考虑,未作含量鉴定的和被其销售的海洛因亦应按被查获的经鉴定的海洛因含量3.98%计算。那么,李某某贩卖的海洛因共计598.2克,经计算,不足纯海洛因24克,这与法律规定和最高法院掌握的判处死刑的标准有较大差距。鉴于李某某贩卖的毒品含量较低,对其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故最高人民法院在复核本案时对李某某改判了死缓。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