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
新疆
台湾省
香港
澳门
发布时间:2023-08-30 06:25:35 浏览:41
一、积极维护国家安全、开展溯源治理
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盯影响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突出问题,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定力和智慧,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切实维护国家安全特别是政治安全。组织召开全国检察机关重罪检察部门“国家安全与溯源治理”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围绕服务保障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主线,以维护政治安全为统领,全面总结2018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重罪检察部门办理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打击暴恐犯罪、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工作的主要经验做法和取得成效,从六个方面部署检察机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工作的重点任务。制发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典型案例。选编3件间谍情报类犯罪典型案例,通过对境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发布高薪兼职信息、极具诱惑性和误导性的窃密手段进行揭示,警示社会公众面对诱惑陷阱要切实提高防范意识,防止走向危害国家犯罪的深渊。同时,选编1件邪教犯罪典型案例,提醒普通群众认清邪教“邪恶”本质,主动远离邪教,发现涉邪教犯罪及时举报。
二、制发并推进落实“八号检察建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能动检察履职助推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2022年2月,最高检向对安全生产工作具有综合监督管理职能的应急管理部制发了安全生产溯源治理的“八号检察建议”,同时抄送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国务院安委会、公安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等11个相关部门。建议制发近一年来,最高检协同应急管理、生态环境、交通运输、住建等部门,指导各地检察机关,持续抓好“八号检察建议”落实工作。目前,“八号检察建议”取得了一定成效。从事故发生数量和行政机关处罚情况看,河南等地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数、死亡人数较2021年同期明显下降,应急管理部门非事故行政处罚数量有所增加;从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效果看,安徽、福建等地检察机关积极督促有关职能部门进行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或与相关部门共同开展安全生产联合检查,排查和整治大量安全隐患;从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成果看,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2万余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2.1万余件,民事公益诉讼460余件。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问题,突出预防性司法理念,扎实推进危化品、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特种设备、矿山等重点领域以及百姓身边安全专项整治,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三、联合印发指导意见推进寄递安全问题综合治理
2022年11月,最高检联合国家邮政局、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12家单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邮件快件寄递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持续推进最高检“七号检察建议”贯彻落实。该指导意见共十三条,分为“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三大部分,吸纳了“七号检察建议”的大部分内容,规定了“加强寄递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完善与检察公益诉讼的协作机制”“积极参与寄递安全综合治理”“完善寄递渠道安全联合监管机制”等内容。根据该指导意见,新增最高检等单位作为部际寄递渠道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推进完善寄递渠道联合监管责任体系、制度措施和工作机制,统筹加强对寄递渠道的安全管理,推动“七号检察建议”取得更大成效。
四、发布惩治新型毒品犯罪指导性案例
检察机关在惩治和预防新型毒品犯罪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为加强办理新型毒品犯罪案件业务指导,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提高办案质量,推动各地检察机关依法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2022年6月,最高检发布了以惩治新型毒品犯罪为主题的第三十七批指导性案例,这也是最高检首次以毒品犯罪为主题编发指导性案例。一是聚焦疑难问题,为检察机关办案提供参考和指引。该批案例罪名主要包括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罪、欺骗他人吸毒罪等,涉及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认定,特别是如何准确区分毒品犯罪与涉食品、药品犯罪等疑难复杂问题,为各地在引导侦查取证、证据审查、庭审指控、法律适用等工作提供指引。二是展示检察机关主动参与禁毒治理工作成效,发挥示范作用。该批案例展示了检察机关以办案促禁毒综合治理的务实做法,作为指导性案例下发可以发挥示范作用。三是开展普法宣传,提升社会公众的法治意识、禁毒意识。新型毒品翻新变化快,伪装成饮料食品、药品等形式出现,极具隐蔽性、欺骗性、诱惑性,社会危害大,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本批案例传递了检察机关严厉惩治新型毒品犯罪的司法理念,同时对社会公众起到法治宣传、警示教育作用,提升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和识毒、防毒、拒毒意识。
五、联合中国政法大学成立重罪检察证据分析研究基地
2022年4月15日,重罪检察证据分析研究基地在中国政法大学揭牌成立。重罪检察证据分析研究基地依托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在证据科学和法庭科的优质科研资源,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外脑”力量,自成立以来,在服务检察办案、解决重罪案件疑难杂症,提高检察官证据审查、分析、判断能力,补齐问题短板,提高案件质效及打造更专业办案队伍,进一步做优做强重罪检察工作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显著作用。
六、开展精品(优秀)刑事抗诉案件全国评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提高刑事审判监督案件质量和效果,提升刑事审判监督能力和水平,2021年5月,最高检第二检察厅下发《关于开展全国检察机关刑事抗诉精品案件评选工作的通知》。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经过初选、复评、案例汇报展示、专家评审以及评选委员会终评等多个环节,从各省院推荐报送刑事抗诉案例315件(普通犯罪案件99件,重大犯罪案件109件,职务犯罪案件27件,经济犯罪案件39件,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1件)中,评选出“赵某、杨某某等人强奸二审抗诉案”等10件精品刑事抗诉案件,“范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二审抗诉案”等20件优秀刑事抗诉案件。此次评选以抗诉案例评选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落实《意见》要求,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不断强化刑事抗诉工作,树立精品意识,提升监督能力,依法、规范、充分发挥法律监督作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实现“双赢多赢共赢”。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