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
新疆
台湾省
香港
澳门
发布时间:2023-09-07 06:25:36 浏览:49
3月1日,最高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五年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成效。2018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32.7万人,年均上升7.7%;其中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从2018年4600多人上升至2022年8700多人,年均上升16.7%。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童建明表示,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趋多元,未成年人犯罪有所增长,且呈现低龄化趋势。每个孩子走上犯罪歧途,都让家庭痛苦、社会痛心。针对涉罪未成年人心智还不成熟、人格尚未定型的特点,检察机关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既坚持依法惩戒,又注重教育转化,力促迷途知返,力阻重新犯罪。
童建明强调,对于主观恶性不大、犯罪情节较轻的未成年人,统筹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坚持非犯罪化、非刑罚化、非监禁化方向。2022年,未成年人犯罪不捕率、不诉率分别为68.5%、59.9%,高出整体刑事犯罪不捕率、不诉率24.8个、32.5个百分点,较2018年上升34.4个、36.9个百分点。充分发挥附条件不起诉的特殊预防和矫治功能,五年共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7.1万人,适用率由12.2%上升至36.1%,超过97%的被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走上正途。
与此同时,对于主观恶性深、犯罪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未成年人,坚决依法惩治,绝不一味纵容,一体落实“保护、教育、管束”措施,既让涉罪未成年人感受法治威严,也警示教育社会。五年共起诉涉严重刑事犯罪未成年人17.9万人。
童建明提到,不论是依法严肃追究还是宽缓处理,都要坚持把精准帮教贯穿办案始终,帮助涉罪未成年人重新融入社会。检察机关会同相关部门全面落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程序,完善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积极开展诉前观护帮教、不起诉跟踪帮教,用心用情感化挽救,助力“浪子回头”。五年来,共有5100余名涉罪未成年人经帮教知错悔改,顺利考上大学。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