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
新疆
台湾省
香港
澳门
发布时间:2023-09-29 06:25:35 浏览:33
今天(10月17日)上午, 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一场记者招待会。介绍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关于粮食安全、能源安全】
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有五大表现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在今天的记者招待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丛亮从五个方面讲述了目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
第一,粮食产量实现高位攀升。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站上1.2万亿斤台阶,自2015年起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我国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83.5公斤。即使不考虑进口的补充和充裕的库存,仅人均粮食产量就已超过国际上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
第二,粮食生产基础不断夯实。全国耕地面积为19.18亿亩,划定了10.58亿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
第三,粮食流通保持高效顺畅。全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7亿吨,仓储条件总体达到世界较先进水平。
第四,粮食应急保障更加有力。现有粮食应急加工企业6000家、应急供应网点5.3万个、应急储运企业4199家、应急配送中心3047家,有能力应对各类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
第五,粮食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粮食市场波动较大。与之相比,我国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保持总体平稳,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构建同大国实力相符的国家储备实力
丛亮介绍,将围绕着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加快构建与大国地位相符的国家储备体系,不断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挑战的能力和水平,以储备的确定性来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具体有三个方面的重点。
一是完善国家储备体制机制。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多元互补的原则,加快健全中央和地方、实物和产能、政府和企业储备相结合的储备机制。
二是进一步增强储备实力。
三是充分发挥储备功能作用。
坚持立足国内多元供应保能源安全
在谈到能源安全问题时,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京东表示,我国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能源保障。
夯实常规能源保供 发展绿色低碳能源
任京东介绍,在新形势下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努力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
【关于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进一步完善支持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政策体系,引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五年取得明显成效
赵辰昕介绍,大湾区建设实施五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1+N”规划政策体系逐步构建,横琴、前海和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深入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稳步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速提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不断加强,宜居宜业优质生活圈逐步构建,港澳居民在内地生活发展更加便利。
【关于经济形势】
中国经济今年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
赵辰昕介绍,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月度间虽有波动,但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今年特别是3、4月份和7月份,受外部环境、疫情、极端天气等一些超预期因素影响,我国经济月度之间有所波动。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持续发力、接续政策果断推出,工业、服务业、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都在不断恢复,整体保持了恢复发展态势。
开放合作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是人心所向
赵辰昕介绍,经济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任何国家都无法关起门来搞建设,中国也早已同世界经济和国际体系深度融合,同全球很多国家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赖程度都比较高,内外需市场本身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一段时间以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逆流”,一些国家想实行“脱钩断链”、构筑所谓的“小院高墙”,但世界决不会退回到相互封闭、彼此分割的状态,开放合作仍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依然是人心所向。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外资积极作用
赵辰昕介绍,今年以来,在全球疫情反复延宕、国际形势复杂严峻、跨国投资疲软的整体背景之下,我国吸引外资克服了多重困难,实现了稳中有增、稳中提质的明显成效。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有信心,对中国市场长期看好。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吸引外资也面临新的形势。我们将和有关方面一起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大吸引外资的政策力度,更好发挥外资促进高质量发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积极作用。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