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
新疆
台湾省
香港
澳门
发布时间:2023-12-06 06:25:38 浏览:171
证券犯罪案例,不以成交为目的频繁申报撤单影响股票交易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7件人民法院依法惩处证券、期货犯罪典型案例
案例二 唐某一等操纵证券市场案
——不以成交为目的,频繁申报、撤单或者大额申报、撤单操纵证券市场,情节特别严重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唐某一,男,汉族,1973年12月25日出生。
被告人唐某二,男,汉族,1978年1月15日出生。
被告人唐某三,男,汉族,1982年4月24日出生。
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被告人唐某一伙同被告人唐某二、唐某三,利用实际控制的账户组,不以成交为目的,频繁申报、撤单或大额申报、撤单,影响股票交易价格与交易量,并进行与申报相反的交易。其间,先后利用控制账户组大额撤回申报买入华资实业京投银泰股票,撤回买入量分别占各股票当日总申报买入量的50%以上,撤回申报额为0.9亿余元至3.5亿余元;撤回申报卖出银基发展股票,撤回卖出量占该股票当日总申报卖出量的50%以上,撤回申报额1.1亿余元,并通过实施与虚假申报相反的交易行为,违法所得共计2581.21万余元。唐某三在明知唐某一存在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的情况下,仍接受唐某一的安排多次从事涉案股票交易。案发后,唐某一、唐某二、唐某三分别向公安机关投案。一审期间,唐某一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
二、裁判结果
本案由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宣判后,在法定期限内没有上诉、抗诉,原判已发生法律效力。
法院认为,被告人唐某一、唐某二、唐某三的行为均已构成操纵证券市场罪。其中:唐某一、唐某二违法所得数额巨大,属于情节特别严重,唐某三属于情节严重。在共同犯罪中,唐某一系主犯,唐某二、唐某三系从犯。唐某一、唐某二、唐某三均具有自首情节,唐某一具有立功表现。综合全案事实、情节,对唐某一、唐某二减轻处罚;对唐某三从轻处罚,并依法适用缓刑。据此,依法以操纵证券市场罪判处被告人唐某一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四百五十万元;判处被告人唐某二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五十万元;判处被告人唐某三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
三、典型意义
本案属于恍骗交易操纵(也称虚假申报操纵)的典型案例。恍骗交易操纵是指不以成交为目的,频繁申报、撤单或者大额申报、撤单,误导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并进行与申报相反的交易或者谋取相关利益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关于办理操纵证券、期货市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明确了恍骗交易操纵属于以其他方法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的情形,并明确了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的认定标准。被告人唐某一、唐某二利用控制账户组,共同实施恍骗交易操纵,违法所得数额巨大,应当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本案的正确处理,充分体现了宽严相济的政策精神。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