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
新疆
台湾省
香港
澳门
发布时间:2024-02-14 06:25:35 浏览:118
今年以来,四川省成都市纪委监委在开展十大民生领域“可视”“有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中,收到多起信访举报,反映政府窗口工作人员与中介人员内外勾结,通过修改个体工商户相关信息,违规帮他人获取购房资格。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及时介入调查,严查快处,抽丝剥茧,由点及面,找准问题根源,联合相关职能部门集中整治违规获取购房资格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一条信访举报,牵出购房黑色利益链
“改个数据就能拿到购房资格,你们到底管不管?”今年1月,成都市纪委监委收到一条群众信访举报,反映自2021年6月,锦江区市场监管局锦华路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卢某通过修改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注册时间,帮助他人骗取购房资格,并从中收取好处费。
调查发现,卢某利用负责办理工商登记业务的职务便利,在市场监管平台违规为35名个体工商户修改营业执照注册时间、变更经营者,用于骗取在蓉购房资格,并收受2名中介人员好处费17.5万元。
“中介人员找卢某修改营业执照注册时间,卢某每次都要收取5000元好处费。”成都市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主任赵娟介绍,加上中介人员收取的费用,个体工商户需要花费一两万甚至数万元。
个体工商户注册时间和限购资格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有人会花大价钱去修改数据?
记者了解到,根据前期成都住房限购政策,在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等区域购买住房,购房人如有上述区域户籍,需要满足如下条件才有购房资格:户籍迁入拟购房所在区24个月以上或未满24个月,但已在拟购房所在区稳定就业且连续缴纳社保12个月以上。无上述区域户籍者,需要在该区域稳定就业且连续缴纳社保24个月以上。
可以看到,购房者很难绕开“稳定就业、连续缴纳社保24个月”这样的基本条件。市场监管平台具有“常规数据修改”功能,可对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注册时间、经营范围、经营场所、经营者等信息进行修改。将营业执照注册时间修改到需要提前的时间,就可满足稳定就业24个月的条件,还能以此补缴24个月社保。
作为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注册时间满2年且已连续缴纳24个月社保,就符合购房条件。
“从实际情况来看,提前购买住房,绕开限购政策,能在房价上涨中获得不小收益。”赵娟介绍,个别中介人员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找到工商登记窗口工作人员里应外合,从中赚取丰厚报酬。
随着调查不断深入,以中介人员为串联的黑色利益链被挖了出来。
“在调查卢某涉嫌职务犯罪问题中,核查到中介人员还与新都区窗口工作人员赵某、温江区窗口工作人员刘某等人同样存在‘后台改数据’的利益勾连,我们立即联合相关区(市)县纪委监委展开调查。”赵娟介绍。
今年10月,卢某已被解除劳动关系,其与中介代办人员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直插一线摸排问题,找准症结关键
除了修改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注册时间,还能通过哪些方法让个体工商户提前获取购房资格?或者说让非个体工商户以个体工商户名义获取购房资格?
今年7月,成都市纪委监委联合驻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成立多个调研督导组,深入全市各地基层窗口单位开展明察暗访,掌握第一手资料。
“有人从未开过店,却以个体工商户名义买了房”“有中介跟我说,可以通过个体户补2年社保,还给我看了之前成功的例子”……调研中,不断有问题暴露出来。
“有少数购房者并不是个体工商户,通过平台‘常规数据修改’功能变更经营者,并将变更时间设置在2年前,以此为依据一次性补缴2年社保,便可获得购房资格。”赵娟介绍,甚至有些外省人,既不在成都生活,也不在成都工作,就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成都限购区域内买了房。
加急办理也要收取好处费。正常办理工商登记业务需2至5个工作日方能出证,个别窗口工作人员为中介加急办理,当日即可出证,每件收取60元至200元不等的好处费。
“在收集到这些问题线索后,我们立即按照程序展开调查处理,并以此为突破口,严查中介跨区域勾结窗口工作人员行为,‘链条式’推动问题查处。”赵娟介绍,摸排掌握问题具体情况后,市纪委监委组织相关区(市)县纪委监委、市级相关部门召开调研座谈会,集中分析问题、研判形势、共商治理措施。
“由于前期并未掌握个体工商户注册信息修改中存在的黑色利益链,存在重视程度不足、监督严重缺失、制度形同虚设等问题。”成都市纪委监委驻市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副组长王培贵说,目前制度仅对操作流程进行规定,并未明确修改数据的各方责任,加之监督检查缺失,无人过问、无人筛查、无人核实,导致个别窗口工作人员更加有恃无恐。
调研分析还发现,针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纪法教育和警示教育存在不足。窗口工作人员对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学习不足,重业务、轻纪法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且多数工作人员很少参加警示教育活动。“特别是非党员的聘用人员,对自身公职人员身份定位不清不准,纪律规矩意识不强问题尤为突出。”
多部门联合治理,从源头根治问题
针对前期查处的基层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与“黑中介”勾结违规修改个体工商户数据、获取非法利益等问题,今年6月,成都市纪委监委在全市开展“净窗”专项行动,剑指“窗口腐败”。
全市有多少个体工商户修改数据存在异常?成都市纪委监委督促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全面梳理工商登记系统后台数据,对全市2018年以来的3.3万余条数据进行全面筛查,共发现可能存在异常的数据修改记录3211项。
“我们立即向青羊区、邛崃市、金堂县等12个区(市)县发出转办函,督促相关地区深挖以权谋私、利益输送、吃拿卡要、弄虚作假等违规违纪违法问题。”成都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陈洪说,经核查,已确定2884项数据修改记录存在异常,目前已开展初核14人,立案8件10人,留置4人,结案2件2人。
针对监督检查发现的制度漏洞、监管缺失等问题,成都市纪委监委通过制发纪律检查建议书、督促函等方式,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完善审批服务运行、监督和评价机制,固化权力运行环节、步骤和时限,规范中介服务、代办服务事项,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目前,已实行个体工商户信息‘修改’与‘审核’权限分离,每个区(市)县仅保留1至2个数据修改岗位权限,由区(市)县登记机关负责最后审核把关。”据王培贵介绍,市市场监管局以“大数据筛查+实地监督+电话核实”方式,不定期对修改情况开展抽查,如发现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将立即移送纪检监察机关调查处理。
教育引导干部知规知纪知法、守规守纪守法也是重要一环。成都市在“窗口”领域全覆盖开展普规普纪教育,针对多起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围绕案情分析、纪法要点、违规违纪违法人员心理等方面内容,组织纪检监察机关案件主办人员、审理工作人员、相关监督人员等开展“以案说规释纪”活动。
同时,成都市纪委监委坚持正面引导和警示震慑相结合,通过举办预防职务犯罪专题讲座、组织窗口工作人员学习讨论典型案件通报、旁听典型案件庭审、阅看忏悔录等方式,让窗口工作人员清醒认识岗位廉洁风险,强化红线意识。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窗口”领域普规普纪教育活动230余场次,1.9万余人次接受教育。
值得关注的是,成都正探索实施窗口工作人员与中介机构、中介人员私下交往报告制度。“对有交往却没有报告的,一经发现,一律调离窗口岗位。”陈洪说。
“这既是严格要求也是对症下药。”长期以来,对房地产中介机构及人员监管不到位、中介人员围猎腐蚀窗口工作人员等问题亟待解决。
今年7月,成都开展中介机构及人员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整治中,有关部门对代办、协助代办或提供渠道办理虚假购房资格证明材料等违规违法行为,根据情节、造成的不良影响等情况依法给予行政约谈、通报批评、信用记减分、暂时关闭网上签约权限、注销房地产销售服务人员证、依法移交相关部门等处理并向社会公示。”成都市纪委监委驻市住建局纪检监察组组长杨洪玲介绍,目前,专项整治已移交、处置问题线索4次44条,抽查检查房地产中介机构742次。
联合惩戒才能拉起带电高压线。对整治中发现的购房者申请资料造假等情况,有关部门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房屋进行限制登记,购房者三年不得纳入购房申报体系。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