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
新疆
台湾省
香港
澳门
法规
虚假诉讼罪案例,恶意串通签订虚假资产转让协议等侵害他人诉讼权益
虚假诉讼罪案例,恶意串通签订虚假资产转让协议等侵害他人诉讼权益 浙江高院发布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第二批典型案例 3. 恶意串通签订虚假资产转让协议、伪造银行转账凭证侵害他人权益构成虚假诉讼罪——原告刘某林与被告正盛公司、第三人周某华返还原物纠纷案 典型意义 司法实践中,当事人恶意串通,通过伪造证据、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捏造事实、骗取法院裁判文书的行为,已
2023-12-11 06:25:38 234人查看
最高法发布10起虚假诉讼罪典型案例2021 1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深入开展虚假诉讼整治工作的意见》暨人民法院整治虚假诉讼典型案例。其中5件为虚假诉讼罪刑事案件: 案例6.故意捏造债权债务关系和以物抵债协议,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致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干扰正常司法活动的,构成虚假诉讼罪 基本案情 2019年5月至9月间,
2023-12-06 06:25:38 183人查看
浙江法院发布刑事打击虚假诉讼十大典型案例 1、.虚构借款事实骗取购车指标构成虚假诉讼罪——淳安县王某某等六人虚假诉讼案 2、恶意串通虚构债务构成虚假诉讼罪——宁海县徐某某、尤某某、袁某某虚假诉讼案 3、存在真实债权债务关系情况下,在民事诉讼中恶意串通、伪造证据虚增货款,构成妨害作证罪、帮助伪造证据罪——余姚市孙某等妨害作证、帮助伪造证据案 4、“套路贷”中诈骗
2023-11-30 06:25:38 194人查看
虚假诉讼案无罪案例,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案例:石某生、任某虚假诉讼案((2016)粤0304刑初1490号) 裁判理由 1、《刑法修正案(九)》(新规定的虚假诉讼罪)在2015年11月1日开始实施,本案有关伪造证据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是否持续至2015年11月1日以后。 民事诉讼是民事诉讼主体各种诉讼活动以及所产生的各种诉讼法律关系的总和,不仅包括民事审判程序还包
2023-11-13 06:25:39 212人查看
虚假诉讼案无罪案例,不符合利用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构成要件
虚假诉讼案无罪案例,不符合利用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构成要件 案例:闫某华虚假诉讼案((2020)黑1222刑初84号) 裁判理由 本院认为,被害人陈某将借款本金偿还给被告人闫某华,但由此本金所产生的3600元利息并未进行偿还,双方存有民事法律关系。 关于公诉机关对被害人陈某已经将3600元利息偿还给被告人闫某华的指控,公诉机关提供了被害人陈某的陈述:201
2023-10-01 06:25:38 290人查看
虚假诉讼案无罪案例,虽隐瞒部分事实但无伪造行为 案例:王某革虚假诉讼案((2019)黑1221刑初32号) 裁判理由 1、虚假诉讼罪所打击的是不具有合法诉讼权利行为人采用欺骗手段提起民事诉讼,致使虚假案件进入人民法院诉讼程序的行为,规制的重点原则上是导致案件首次进入诉讼程序的行为。本案中,王某革于2015年5月以王某1为被告提起民事诉讼,虽然由于王某革的诉讼行为
2023-09-22 06:25:37 329人查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深入开展虚假诉讼整治工作的意见 法〔2021〕281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深入开展虚假诉讼整治工作的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虚假诉讼整治工作,维护司法秩序、实现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促进社会诚信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2023-09-19 06:25:40 223人查看
虚假诉讼定罪标准如下: 1、发现虚假诉讼罪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举报; 2、而行为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就可构成该罪,应当予以立案。 3、虚假诉讼是法律名词,就是打假官司,是指当事人出于非法的动机和目的,利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采取虚假的诉讼主体,事实及证据的方法提
2023-09-13 06:25:36 142人查看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 现将《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浙江省公安厅、浙江省司法厅关于防范和打击虚假诉讼的若干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如遇到问题,请分别报告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浙江省公安厅、浙江省司法厅。 浙江省高
2023-09-12 06:25:40 219人查看
虚假诉讼罪案例,个人债变夫妻共同债 王某、盛某与徐某是好友。因徐某急需用钱,2017年10月中旬起王某、盛某多次借款给徐某,共计25万元。然而徐某并未按约还款。多次催讨无果后,王、盛二人欲起诉徐,为“保险起见”,二人向法律工作者姜某咨询债务形成时间对案件的影响。 凭借工作便利,姜某查出徐某和其妻子陈一已于2017年10月9日协议离婚,且陈一名下有两套房产。于是姜某
2023-08-26 06:25:39 207人查看
提问
08-16 10:26:24
姚格丽提问
07-22 06:50:30
李国涛提问
09-21 14:16:11
提问
06-15 16:56:30
王律师,我现在因销售伪劣产品在取保候审阶段,我想咨询你一些问题,我加您微信了,您能通过一下吗,还有请您作为辩护人费用是怎么收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