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刑辩观察 相关知识
2020-11-13 901 人看过[刑辩观察] 刑法专家_张明楷教解读《刑法修正案九》
张明楷教授讲《刑法修正案九》 来源:网络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很高兴来到美丽的大连,和大家一起就刑法修正案(九)做一个交流,修正案(九)通过之后我是第一次讲这个内容,我原本以为只是跟律师讲,没想到除了律师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人士。大家知道这个讲课是要看对象的,对象多了的话这个课可能就不太好讲。当然也有人主要不是来听课的,听说有人就是想来看看张明楷究竟长得什
2020-11-13 864 人看过[刑辩观察] 刑事实务_关于犯罪故意和过失的13个难题
( 刑事实务)关于犯罪故意和过失的13个难题 犯罪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犯罪过失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怎样区分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特别是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司法实务中的一大难题。 一、故意犯罪 刑法第14条、15条、16条规定了犯罪的主观方面,即故意和过失,没有故意和过失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行为人不承担刑事责任。 刑法第十四
2020-11-13 773 人看过[刑辩观察] 刑事实务_微信中的帮砍价“0元购”
微信中的帮砍价“0元购”,这种新型诈骗方式你要了解! 不少商家通过“帮砍价”活动吸引大家在朋友圈转发,从而吸引了一大圈粉丝,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关注度,实现了不错的营销效果。不过,之后这种成本低、操作简单而且容易上当的活动被不法分子盯上了。 近日,北京市民郭先生在朋友圈帮朋友点击“砍价”链接,却被盗取了卡内的600元资金。从几元的零食到
2020-11-13 803 人看过[刑辩观察] 刑事实务_刑事案件“阅卷”的理解
刑事案件阅卷真的只是阅材料吗? 无论你是控方还是辩方,都不会否认这样一个事实:阅卷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控、辩的成败。不过,同样的“阅”,阅的什么,恐怕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己别样的“哈姆雷特”。 阅的是材料?阅的是证据?也对,也不对。“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说明,证据就是材料——只不过,不是所有已经归入卷宗的材料都是证据。从简单
2020-11-13 706 人看过[刑辩观察]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具体修改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 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具体修改内容 (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一、在刑法第三十七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三十七条之一:“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
2020-11-13 758 人看过[刑辩观察] 刑法专家_张明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特征及其认定
张明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行为特征及其认定 作者:张明楷 来源:原出处为张明楷《刑法学(第五版)》法律出版社2016年7月第五版,转自律草堂微信公号、苏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预审大队。仅供学习,参考引用请查阅原著。 (清华大学张明楷教授) 一、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概念与犯罪构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非法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
2020-11-13 950 人看过[刑辩观察] 刑事实务_比特币被盗构成何种罪名?
被盗构成何比特币种罪名? 2018-04-03法律博客 持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的观点,认为比特币作为虚拟财产,不属于《刑法》第九十二条规定的其他财产,不是盗窃罪的保护对象“财物”。这种解释结论没有注意到虚拟财产的价值属性,不能因应信息网络时代的 发展。 近日,海淀区某互联网科技公司员工仲某利用职务便利,通过使用管理员权限插入代码以修改公司
2020-11-13 701 人看过[刑辩观察] 刑法专家_解读妈妈和女友同时掉水里,先救女友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
妈妈和女友同时掉水里,先救女友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 “假如妈妈和女友一起掉进水里你先救谁?” 这个问题已然是困扰广大男同胞很久的无解谜题。女友常拿这个问题来考量她在你心中的重要性,男同志们一直在思索应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呢? 近日,武昌工学院《经济法》老师袁岑,在课堂上从法理的角度给出了答案:子女具有救助父母的法定义务,而男女朋友在结婚之前只有“爱情
2020-11-13 1017 人看过[刑辩观察] 刑事实务_利用手机微信 “抢红包”参赌如何定罪量刑
刑事实务利用手机微信 “抢红包”参赌如何定罪量刑 来源:检察日报 当前,微信红包作为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产物愈来愈受到社交网络的青睐。然而,便捷的社交工具和移动支付方式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违法犯罪提供了新的空间。实践中,行为人利用微信群和微信红包开设赌局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因其犯罪成本低、隐蔽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通常会具有其他案件所不具备的社
2020-11-13 821 人看过[刑辩观察] 刑事实务_刑事实务中疑难之首----间接证据定案
刑事实务中疑难之首----间接证据定案 实务中零口供案件,间接证据如何定案。 案例一:张某与林某曾经系男女朋友关系,张某经常出入林某家里,某日林某家里失窃一台笔记本电脑,案发现场无留下证据,案发后林某怀疑熟人张某作案并打电话给张某,张某否认,后张某出现在电脑店卖该笔记本电脑,张某对电脑店的老板说该电脑是他自己给女朋友用的,与女朋友吵架后想把电脑卖掉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公布
法律资讯
提问
08-16 10:26:24
姚格丽提问
07-22 06:50:30
李国涛提问
09-21 14:16:11
提问
06-15 16:56:30
王律师,我现在因销售伪劣产品在取保候审阶段,我想咨询你一些问题,我加您微信了,您能通过一下吗,还有请您作为辩护人费用是怎么收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