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快速咨询
全国专业无罪辩护刑事律师服务平台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学知识 > 诉讼常识

诉讼常识

诉讼常识,诉讼常识的意义,学习诉讼常识流程,熟悉诉讼常识时效相关规定,到无罪辩护网诉讼常识专栏。

刑事诉讼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诉讼常识 相关知识

  • 2021-11-29 224 人看过[诉讼常识] 国家赔偿法的时效中止

    如果请求人在赔偿时效进行期间的什么时间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时效中止? 答: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2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赔

  • 2021-11-29 143 人看过[诉讼常识] 国家赔偿法时效期限总结

    七日 人民法院接到原告单独提起的行政赔偿起诉状,应当进行审查,并在七日内立案或者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 人民法院接到行政赔偿起诉状后,在七日内不能确定可否受理的,应当先予受理。审理中发现不符合受理条件的,裁定驳回起诉。 当事人对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的裁定不服的,可以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十日 当事人对不予受理或

  • 2021-11-29 136 人看过[诉讼常识] 国家赔偿对人格的尊重

    这一标题--国家赔偿对人格的尊重,应是包括了两个最重要的词组和词语,一是“国家赔偿”,一是“人格”。 “国家赔偿”这一词组中,“国家”一词是很有份量的。特别是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国家”更是意义重大,地位崇高,既有政治意义,也有法律意义,还有血脉意义,更有文化意义。 与“国家”相对应的,当是“人”。 人者,是指如你、我、她、他这般的个体,为法律上承认的

  • 2021-11-29 143 人看过[诉讼常识] 国家赔偿与民事赔偿的区别

    在我国,国家赔偿也是独立于民事赔偿的自成体系的法律制度,它和民事赔偿有很大区别,具体表现在: 1.两者的赔偿主体不同。 国家赔偿的主体是国家,即国家是赔偿责任的承担者,但具体的赔偿义务由法定赔偿义务机关履行,民事赔偿的主体是民事主体,赔偿主体与赔偿义务人是一致的。 2.两种赔偿发生的基础不同。 国家赔偿发生在国家权力的动作过程中,由国家侵权行为

  • 2021-11-29 139 人看过[诉讼常识] 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行为,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的宗教信仰自由……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2021-11-29 152 人看过[诉讼常识] 国家公务员退休制度的含义与特点

    (一)国家公务员退休制度的含义 国家公务员退休,指国家公务员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为国家服务到一定的工作年限,或因病残丧失了工作能力,离开工作岗位,依法办理退休手续,由国家给予生活保障,并给予妥善安置和管理。这是国家公务员管理的一个重要管理环节,也是保持国家公务员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措施。 国家公务员退休制度是指由国家制度并颁布实行的关于国家公务员的退休

  • 2021-11-29 149 人看过[诉讼常识] 国家公务员辞职办理时限

    国家公务员辞职办理时限:国家公务员辞职。国家公务员提出辞退申请后,所在单位或部门应当在接到辞职申请表的一个月内提出意见并呈报审批,任免机关应当接到辞职申请表的三个月内予以审批,逾期未批复,视为同意辞职,任免机关应予办理辞职手续。

  • 2021-11-29 150 人看过[诉讼常识] 国家公务员回避制度的具体内容

    任职回避。任职回避是一种任用关系的限制,不允许有规定范围内具有亲属关系的人在同一部门或单位任职。国家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隶于同一行政首长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监察、人事、审计、财务工作。任职回避的程序,是首先按照回避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工作

  • 2021-11-29 141 人看过[诉讼常识] 国家公务员交流制度的原则

    国家公务员交流制度是国家公务员在国家行政机关或与其他机关以及企业、事业单位一定层次的工作人员进行流动的制度。其方式是调任、转任、轮换和挂职锻炼。(二)国家公务员交流制度的原则 国家公务员交流制度和实施必须依据下列原则: 一是优化配置原则。现有职位上的国家公务员有国家行政机关干部过渡人员;经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新录用人员;通过调任新调入人员;政府组成人员等。由于

  • 2021-11-29 132 人看过[诉讼常识] 国家不予赔偿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条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一)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刑罚的;(二)依照刑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三)依照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四)行使国家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的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五)因公民自伤、自残故意行为致使损

热门文章
推荐律师
  • 优秀刑辩律师

    杨树英 律师

    金融犯罪,刑事上诉,附带民事

    15632514568

  • 优秀刑辩律师

    黄书海 律师

    经济犯罪,金融犯罪,附带民事

    17710921395

  • 优秀刑辩律师

    张淑锋 律师

    经济犯罪,知识产权犯罪,附带民事

    15810764225

更多最新咨询
Copyright 2020 无罪辩护 京ICP备160524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