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法律资讯 相关知识
2024-04-07 139 人看过[法律资讯] 公司集资诈骗员工有责任吗
我国法律规定的诈骗罪的类型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合同诈骗、电信诈骗、集资诈骗等,集资诈骗是常见的一种经济违法犯罪行为,那么公司集资诈骗员工有责任吗?下面大家就随无罪辩护网一起了解一下。 单位犯集资诈骗案件的业务员,如果明知公司进行集资诈骗,而实施集资诈骗活动的,会构成共同犯罪,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
2024-04-07 236 人看过[法律资讯] 危险驾驶罪无罪案例,化验检材受到污染
危险驾驶罪无罪案例,化验检材受到污染 【案例】马某军危险驾驶案((2019)宁0104刑初156号) 【裁判理由】本案中,医护人员对被告人马某军血液提取过程中使用的消毒液安尔碘为醇类消毒液,造成检材污染,故公诉机关提供的血醇检验鉴定意见存在程序违法情形,依法应予排除。 【案例】陈某华危险驾驶案((2019)宁0104刑初119号) 【裁判理由】本案中,医护人员
2024-04-07 214 人看过[法律资讯] 取保候审的保证金可以退还吗?
取保候审的保证金可以退还吗? 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在解除取保候审的同时,公安机关应当将保证金如数退还给犯罪嫌疑人。 第五十六条规定: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四)不得毁灭
2024-04-07 204 人看过[法律资讯] 哪些情形属于包庇罪?包庇罪怎么判刑?
哪些情形属于包庇罪? 构成窝藏、包庇罪包括两种行为:一是为犯罪人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这是指将自己的住处、管理的房屋提供给犯罪人或者给予犯罪人钱、物,包括食品、衣被等,帮助犯罪人隐藏或者逃跑,逃避法律追究。二是作假证明包庇犯罪的人。这是指向司法机关提供假的证明来帮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追究。如作假证明表示犯罪人不在犯罪现场等。只要明知是犯罪的人又实
2024-04-07 233 人看过[法律资讯] 浙江法院依法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典型案例(2022)
浙江法院依法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典型案例(2022) 案例1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导致患病劳动者生活困难的,可以酌情从重处罚 湖州市吴兴区叶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 案情与裁判 被告人叶某某原系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某代裁厂、织里镇某产业园服装代裁厂经营者。2021年8月,被告人叶某某因经营不善无法支付工人工资,后采用逃匿方式逃避支付张某某、刘某某、李某等
2024-04-07 187 人看过[法律资讯] 强行闯入他人住宅打人如何处罚(非法侵入住宅罪量刑标准)
法律规定入室打人怎么定罪? 非法入室打人涉及两个行为,1、非法侵入住宅。2、故意伤害。但是非法侵入住宅是进行故意伤害的一个过程,因此被故意伤害的行为吸收不另行构成犯罪,综上应当以故意伤害罪来追究其刑事责任。 如果打人没有造成轻伤或者重伤,那么警察会处以治安处罚。而且对方可能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 入室打人怎么处罚? 1、入室打人是否构成犯罪
2024-04-07 166 人看过[法律资讯] 网络诈骗有哪些类型(诈骗罪量刑标准)
网络诈骗怎么处罚? 网络诈骗属于诈骗罪的一种,可参照诈骗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来进行惩罚: 参照《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
2024-04-07 180 人看过[法律资讯] 认定组织卖淫罪的四步验证法
组织卖淫行为涉及对内管理、对外经营各种复杂的人、财、物等方面的关系,行为人不但要有效控制卖淫者并与嫖娼者打交道,同时还要注意逃避公安机关的查处以及来自黑恶势力的滋扰。 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多人共同实施的(2017年司法解释规定一人也可以),而且在这些人员之间还往往有着明确的分工,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通常有作为投资者的老板,作为管理者的经理,领班、服务生、技师、
2024-04-07 208 人看过[法律资讯] 醉驾致一人死亡一人重伤判刑多久
醉驾致一人死亡一人重伤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是当事人得到受害人家属谅解的,一般会减轻刑罚,醉驾的标准是每100毫升血液中大于或等于80毫克。 一、醉驾致一人死亡一人重伤判刑多久 醉驾致一人死亡一人重伤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驾驶员经治疗出院后,交警部门将依法对其进行拘留。从理论上讲,刑期是三年,但如果积极处理,积极赔偿,得到家属的谅解,可以减刑。
2024-04-07 162 人看过[法律资讯] 夫妻见死不救导致死亡是否构成犯罪
夫妻见死不救导致死亡不一定构成犯罪,有救助的可能和能力与必须有危害结果发生是构成犯罪的两个必要条件。若行为人不具有作为义务则不构成犯罪,行为人若具有作为义务,能作为而不作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构成相应的不作为犯罪。 一、夫妻见死不救导致死亡是否构成犯罪 夫妻之间见死不救并不一定构成犯罪,构成犯罪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1.有救助的可能和能力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公布
法律资讯
提问
08-16 10:26:24
姚格丽提问
07-22 06:50:30
李国涛提问
09-21 14:16:11
提问
06-15 16:56:30
王律师,我现在因销售伪劣产品在取保候审阶段,我想咨询你一些问题,我加您微信了,您能通过一下吗,还有请您作为辩护人费用是怎么收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