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快速咨询
全国专业无罪辩护刑事律师服务平台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学知识 > 刑法常识

刑法常识 相关知识

  • 2020-11-13 842 人看过[刑法常识] 刑法条文释义_第八条【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如何适用我国刑法】

    刑法条文释义_第八条【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如何适用我国刑法】 第八条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解释】本条是关于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如何适用我国刑法的规定。  

  • 2020-11-13 953 人看过[刑法常识] 刑法条文释义_第九条【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公约所规定的犯罪,在所承担的公约义务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

    刑法条文释义_第九条【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公约所规定的犯罪,在所承担的公约义务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   第九条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解释】本条是关于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公约所规定的犯罪,在所承担的公约义务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适用我国刑法的规定

  • 2020-11-13 438 人看过[刑法常识]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条【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条【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解释】本条是关于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已经过外国法院判决的,是否还可以依照我国刑法再予以追

  • 2020-11-13 469 人看过[刑法常识]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一条【对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如何处理】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一条【对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如何处理】   第十一条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解释】本条是关于对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如何处理的规定。   本条规定的“外交特权和豁免权”,是指一个国家为了保证和便利驻在本国的外交代表、外交代表机关以及外交人员执行职务,而给予他们的一种特

  • 2020-11-13 872 人看过[刑法常识]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二条【刑法时间适用范围,也就是刑法的时间效力】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二条【刑法时间适用范围,也就是刑法的时间效力】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

  • 2020-11-13 841 人看过[刑法常识]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三条【犯罪定义】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三条【犯罪定义】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 2020-11-13 360 人看过[刑法常识]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四条【故意犯罪定义】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四条【故意犯罪定义】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解释】本条是关于故意犯罪定义的规定。本条分为两款。   第一款是关于什么是故意犯罪的规定。根据本条规定,故意犯罪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特征_ 1、行为人对

  • 2020-11-13 690 人看过[刑法常识]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定义】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定义】   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解释】本条是关于过失犯罪定义的规定。本条分为两款。   第一款是关于什么是过失犯罪的规定。“过失”和“故意”一样,同是行为人主观上

  • 2020-11-13 612 人看过[刑法常识]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六条【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过失而造成损害结果的,不是犯罪】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六条【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过失而造成损害结果的,不是犯罪】   第十六条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解释】本条是关于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过失而造成损害结果的,不是犯罪的规定。   根据本条规定,行为人的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由于不能抗

  • 2020-11-13 492 人看过[刑法常识]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

热门文章
推荐律师
  • 优秀刑辩律师

    杨树英 律师

    金融犯罪,刑事上诉,附带民事

    15632514568

  • 优秀刑辩律师

    黄书海 律师

    经济犯罪,金融犯罪,附带民事

    17710921395

  • 优秀刑辩律师

    张淑锋 律师

    经济犯罪,知识产权犯罪,附带民事

    15810764225

更多最新咨询
Copyright 2020 无罪辩护 京ICP备160524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