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快速咨询
全国专业无罪辩护刑事律师服务平台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学知识 > 诉讼常识 >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刑事诉讼的意义,学习刑事诉讼流程,熟悉刑事诉讼时效相关规定,到无罪辩护网刑事诉讼专栏。

刑事诉讼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相关知识

  • 2021-11-29 121 人看过[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中证人需要履行哪些诉讼义务?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所需要履行的诉讼义务主要有:   ①如实提供证言;   ②回答公安司法人员的询问;   ③出席法庭审判接受控辩双方质证;   ④遵守法庭纪律,听从审判人员的指挥;   ⑤对于公安司法人员询问的内容予以保密。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所需要履行的诉讼义务主要有:   ①如实提供证言;   ②回答公安司法人员的询

  • 2021-11-29 137 人看过[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中的监视居住制度

    最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取保候审的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取保候审的规定》),使取保候审制度得以完善,在实践中易于操作执行,而监视居住制度仍存在诸多模糊之处,运用中很难把握。本文试图对该制度加以探讨。   监视居住是司法机关为保证刑事诉讼顺利进行,依法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活动区域予以限制,并加以监视的一种强制措施。

  • 2021-11-29 151 人看过[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中期间计算的特殊情况

    1: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   2:犯罪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侦查羁押期限自查清其身份之日起计算,但是不能停止对其犯罪行为的侦查取证。   3: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补充侦查完毕后移送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的,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或者审理期限。   4: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

  • 2021-11-29 150 人看过[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中哪些人可以担任辩护人?

    辩护人参与刑事诉讼的诉讼阶段,不同国家不尽相同,但多数国家允许辩护律师在诉讼的开始阶段即可行使辩护权,也有的国家允许辩护人在案件进入起诉阶段方可行使辩护权。 在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三种人可以担任辩护人: 1律师; 2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 2021-11-29 133 人看过[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中哪些人可以做辩护人?

    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是指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或者人民法院的指定,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人。 《刑事诉讼法》第32条规定了,律师、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可以为辩护人。

  • 2021-11-29 146 人看过[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中可以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形

    下列情形可以适用取保候审:   1、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可以取保候审。   2、应当逮捕,但正在怀孕、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的婴儿的妇女,可以取保候审。   3、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充足,不符合逮捕条件的,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取保候审。   主要指就被拘留人所涉及的罪行而言,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收集到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实施了犯罪行

  • 2021-11-29 136 人看过[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的概念、取保候审的条件及程序

    取保候审的概念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的条件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

  • 2021-11-29 131 人看过[刑事诉讼] 刑事诉讼一旦立案可否提附带民事赔偿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只要刑事诉讼立案了,不论何时,当事人都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在侦查阶段,当事人可向侦查机关提起;审查起诉阶段,可向检察院提起;案件移送法院审判时,可向法院提起。刑事案件审结后,当事人不可再提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但可向法院民庭提起民事赔偿诉讼。

  • 2021-11-29 139 人看过[刑事诉讼] 刑事证据的概念

    刑事诉讼中的证据是指侦查、检查、审判等人员依法收集和查对核实的,同刑事案件有关并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 2021-11-29 144 人看过[刑事诉讼] 刑事证据的分类

    一、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按照证据的来源划分,凡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未经复制、转述的证据是原始证据;凡是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经过复制、转述的证据,是传来证据。 一般而言,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原始证据比传来证据可靠。就来自同一来源的证据,距原始证据越近的通常越可靠,转手和复制的次数越多,离证明对象越远,其所含信息发生减损或者扭曲的可能性越大。 传来证

热门文章
推荐律师
  • 优秀刑辩律师

    杨树英 律师

    金融犯罪,刑事上诉,附带民事

    15632514568

  • 优秀刑辩律师

    黄书海 律师

    经济犯罪,金融犯罪,附带民事

    17710921395

  • 优秀刑辩律师

    张淑锋 律师

    经济犯罪,知识产权犯罪,附带民事

    15810764225

更多最新咨询
Copyright 2020 无罪辩护 京ICP备16052496号-1